• 首页   >   师资风采   >   学术团队   >   正文
  • 邹黎黎团队(抗病原菌先导药物及新靶标筛选研究团队)

    发布日期:2022-06-17    作者:    浏览次数:[]

    1 团队科研情况

    抗感染病原先导药物及新靶标筛选团队成员涵盖三峡大学基础医学院和附属医院相关人员,现有研究人员10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在读研究生17人;其中7人具有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病原耐药的分子机制与逆转调控;病原与宿主共演化感染性疾病与肠道微生物;病原进化、变异与致病机制相关研究抗病原先导药物及新靶标筛选方向上具备鲜明的特色。本团队核心成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省部级基金3项,横向课题5项,研究经费400余万元;发表SCI论文91篇(JCR一区19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8篇;获省部级奖励1项;国际发明专利1项,中国发明专利3项。

    2 团队研究方向

    2.1 病原耐药的分子机制与逆转调控:聚焦临床重点关注的病原感染问题,筛选抗病原菌先导化合物;连续传代筛选先导药物耐药株,基因组测序找寻关键基因;高通量技术鉴定野生株与耐药株间差异表达组;构建关键基因突变株进行表型与功能验证。

    2.2 病原宿主共演化聚焦临床重点关注的感染病原,从病原与宿主相互作用、宿主免疫组学等角度探索病原感染与宿主免疫关系。以感染病原及其互作宿主细胞为研究对象,以高通量技术为手段,研究病原与宿主细胞互作关系。

    2.3 感染性疾病与肠道微生物聚焦临床重点关注的病原感染问题,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索人体微生物组学在疾病预防、发生、进展、转归等过程的意义。包括以肠道微生物多样性为研究对象,以高通量技术为手段,研究感染性疾病与肠道微生物组相关性。

    2.4 病原进化、变异与致病机制聚焦临床主要病原的耐药基因和耐药机制开展相关研究。主要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临床重要病原进化、变异与致病机制,并通过体内外实验进行验证。

    2.5 硒蛋白及细菌抗体的构建生产研究聚焦硫醇氧化还原系统中的核心成分,针对含硒蛋白在原核系统中表达困难的痛点,改造表达载体,生产蛋白;针对细菌抗体严重匮乏的现状,利用获得的原核表达蛋白构建抗体库。在支撑本团队核心靶标研究的同时,面向市场转化为成果。

    团队负责人:邹黎黎 教授(基础医学院);联系电话:0717-6397590;E-mail:zoulili@ctgu.edu.cn

     

    邹黎黎,瑞典Karolinska Institute博士后,中山大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三峡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病原与免疫学系主任兼支部书记。担任湖北省预防医学会微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三峡大学细胞治疗研究所副所长,三峡大学神经修复与再生研究所主任等社会职务。主要科研方向为病原菌耐药的分子机制与逆转调控,病原菌感染与生化药学。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其它各级科研项目6,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获批国际专利1项,中国专利6项;获得省级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三峡大学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与三等奖各1项;发表包括EMBO MMARSPharmacol Res, Expert Rev Mol MedFront MicrobiolJ Cell Mol Med在内的SCI论文37篇;北大/CSCD双核心论文17现为团队PI,主要承担团队中游科研工作。

     


     

    杜幼芹,硕士副教授三峡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病原与免疫学系副主任。担任湖北省预防医学会医学寄生虫学分会理事从事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和科研工作24年。参加编写人卫出版社教材、科学出版社教材、世界图书出版社教材各一本,专著两部,参与建设并获得省级一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一项,参与省级教学创新大赛团队并获二等奖,主持校级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课程一项。一直从事寄生虫学及寄生虫病相关研究,领域涉及血吸虫感染与免疫、肺吸虫病临床诊治等,主持并参与国家自然基金等在内的科研项目11项,发表论文20余篇。现主要承担团队日常管理协调工作。

     

     

     

    陈围,女,理学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寄生虫学、动物进化与系统学研究,具分子生物学、进化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和动物分类学教育和研究背景。参研国家/省级自然科学基金4项。发表SCI论文5篇,其中一作4篇,中文论文3篇,其中一作1篇。主要承担团队前端科研工作。


     

     

    李继红,女,博士,2021年于中国科学院大学获遗传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病原微生物及其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研究领域包括细菌病的病原学、毒力因子致病机理、诊断技术及疫苗研发。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发表包括Front Vet SciVaccinesFish Shellfish ImmunolJ Virol MethodsSCI以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8篇,其中作为第一作者发表SCI文章3篇。主要承担团队中游科研工作。

     

     

    汪露,男,博士,2015年于新疆大学获学士学位,2021年于南开大学获微生物学博士学位。多年来一直投入致病菌进化和变异机制、致病机理以及新型快速检测技术等领域的研究。以项目主要参与者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基金5项,现已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如 Gut MicrobesmBioInt J Food MicrobiolJ Infect DisFront Microbiol等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4篇。主要承担团队后端数据分析工作。